▲菌絲網絡社會(MNS)是一項藝術家集體計畫,是真菌細胞線狀網絡的總稱,目前在法、英、美三國共有六個節點,最近在臺灣新增四個節點
◎照片來源IG:butterfly_0801
以主題「後自然: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」,探究人與自然之間,交互且緊密相聯的生態系統結構,邀請世界各地19個國家及地區共42名參展者與參展團隊,探究包含「公民權自然化」及「民主化邊界」等議題。
▲「拉拉山.帕納哈切爾」創作者薇薇安·蘇特,以豐沛的直觀情緒表現身邊環境給她的感受,呈現作品的方式通常只是將畫布懸掛並置展出,沒有用木框繃成各自獨立的畫幅
◎照片來源IG:r_prw
由農業轉型為工業社會,人們不停在尋找改善自身的生活與便利,卻大幅犧牲了環境保護,而台灣的工業化、都市發展與全球經濟壓力所帶來的環境問題,甚至因為溫度上升與極端氣象遠遠超出全球平均值,而被形容為全球氣候變遷的縮影。
▲「世界處理器」創作者英果.古騰藉由地球儀整合地球總體狀態的資訊,並以視覺形式表現出來
◎照片來源IG:butterfly_0801
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,已經不能光靠是科學單打獨鬥,此展就是希望透過非營利或非政府組織(NGO)、社會學家、社會運動人士與藝術家,利用他們擁有天馬行空的思考能力,能夠想像及創造不落窠臼的解決方案。
▲「顛倒的樹(映射)」創作者亨利克.赫肯森,一株在地樹木被倒掛,極不自然地在地板上方停懸,被物化的樹成為一件雕塑,樹枝在樹冠上方和下方的鏡子中無盡反射,這株單一的樹喻指所有樹種,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與對它的剝削
◎照片來源IG:cloverkino
▲創作者杜恩.林克拉特,以圓錐形帳篷,結合了傳統手染技術和從網路揀選的圖像
◎照片來源IG:butterfly_0801
《後自然: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》集結了新的大型委託計畫與現有的舊作,以及其他領域的媒材,例如紀錄片、建築、文學與檔案研究,在國內外大眾參與知識的建構,一起為當下和未來的環境問題,想像出別開生面的解決方案,以包羅萬象的視野,讓世人看見生態系統如何發展、再生與彼此影響,而這一切皆有賴於整體的合作、包容性的系統思維、順暢的溝通,以及對於改變的全新適應。
臺北市立美術館
地址: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
展期:2018年11月17日-2019年3月10日
開放時間:(二)~(日)早上9:30-下午17:30 | (六)早上9:30-晚上20:30 (星期一休館)